礼赞中国丨“锄头枪”背后的南泥湾精神
延安伟大生产纪念馆里,“一把锄头、一把枪”被大片红花“包围”。它们不是普通的历史遗迹,而是穿越时空的精神力量。这两件展品铭刻着南泥湾路八军359旅的战斗精神,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人在绝境中突围的智慧和勇气。 “不早到、不迟退”的纪律,隐藏着“为民”的军事管理理念,既保障了战士的底线,又激发了全体员工的工作热情。从孤零零的“蓝泥湾”到生机勃勃的“陕北江南”,千余件展品见证的不仅是沙漠开垦的历程,更是自我希望精神的体现。 现在,我们回顾这段历史,最主要的是汲取前进的力量。南泥湾精神已超越成为我们新时代面对挑战、解决问题的精神武器。 “自己动手,丰衣足食”的座右铭永远不会过时。年轻一代一定要传承这种精神,用努力履行责任,用激情书写使命,为民族复兴征程注入青春血液,争当新时代开拓进取的“开荒者”。出品人:陈华 郝帅 策划:曾繁华 视频:宋莉 解说:梁文彦 中国青少年网出品
编辑:聂越